凯发·k8(中国游)官方网站

 
新闻动态
当前位置:
6小时3D打印出10平方米房间 混凝土做墙冬暖夏凉
来源: | 作者:books-441 | 发布时间: 2018-09-17 | 596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9月14日,由香港理工大学、明曦基金会、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实施的“耀明阁”3D打印建筑项目,正式落地雅安。作为首个将3D打印技术与灾后重建相结 合的项目,“耀明阁”项目由香港理工大学学生自主发起,创造性地将“增材建造”这一新兴技术应用在抗灾救灾实践中,很好地发挥出这个技术建造速度快、建筑产品灵活的特点,可为灾 后快速救援及重建提供更加快速、低价、优质的解决方案和示范蓝本。


当天上午,在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,记者见到这栋完全由3D喷灌机打印出来的建筑。占地面积10余平方米的长方体房间,远看与一般楼房并没有什么不同,但近看,墙体却是由一层 层直径约6厘米的水泥线圈缠绕而成。据项目组组长、香港理工大学建筑与房地产学系学生王谦诚介绍,“3D打印采用的喷灌技术。整栋建筑由一个很大的喷头将混凝土喷出来,一层层打印而 成。因为是流体,会有些溢出表现,所以外墙看起来就像是水泥线圈。”


朝墙体使劲敲一敲,虽然表面也和普通混凝墙一样坚硬,但却有嗡嗡的回响声。“这是缘于中空墙体的喷灌设计,让整个房间能保持冬暖夏凉。”王谦诚说,“喷灌打印机只要先设计好 模块,就可以按照设计进行打印。可以说,打印的过程,也是在完成一件艺术作品。”


据介绍,为保证墙体的强度,用于打印的混凝土原材料里,添加了竹纤维和钢渣等工业废料,同时也有利于环保。


“这个房间的墙体是在上海打印的,打印的整个过程大概花了六个小时。为了方便运输,打印完成后,分成六块运送到雅安,重新进行拼装。”王谦诚说,“如果是直接在现场整体打印 ,速度还会快一些。”


为什么选择将3D打印技术与灾后重建相结合,王谦诚解释说,自然灾害发生后,受灾群众需要临时安置,3D快速打印出来的混凝土结构房间,住着更加舒适。


“把3D打印建筑的技术应用到灾后重建过程中,最大的好处是时间短、成本低、适应性强。如果把喷灌打印机运送到受灾安置现场,可以根据不同的地质环境,设置不同的模块形状,一 台机器一天可以打印五六个房间,效率高、成本低。”王谦诚说,目前这个项目也是处于尝试阶段,后期还将不断完善。如果作为永久性建筑,还是要先打地基,搭建相应的钢筋架然后进行 打印。除了灾后重建,3D打印还可以满足个性化的设计,应用到新农村和城市公共建筑的建设,如山间民宿、车站、公共卫生间、社区活动中心等一些功能性和异型建筑的建造。


友情链接: